从易经角度看天人合一(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
目录导读:
易经即是算是天人合一的学术、
我们学《易经》,first of all要搞清楚、弄清楚明白,《易经》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的一门学问?这样,我们才能走进《易经》的大门,探索《易经》的奥妙秘诀,把握乐天知命的无忧人生。那么,《易经》到底是如何的一门学问呢?请大家牢牢记住这6句话,易经确实非常容易!1。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2。也是精确定位的学问;3。可谓是未来变化的学问;4。是大家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5。它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6。易经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1。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促让人类与自然的平稳安定共存。大自然的变化,并非因为外在的动因所造成,而是一阴、一阳的互动、交感,产生的结果。我们是本人的主宰,必须给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天那么高,人这样渺小,就算有了人造卫星,也很难天人合一。由于,天人合一不是在外部合一,而是将外在的world世界,纳入人的内心,用道德精神,来点化理想人格。透过“人”合“天”的方式,把人事问题与自然现象合起来看。从自然天道寻找人类行为的合理途径,用模拟万物的形态和事理来辅导众人。天人在我们的内心合一。人的心中敬天、顺天,自然天人合一。
浅析“天人合一”系列之二:古时候天文历法中的“天人合一”
前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的“天人合一”的内涵。第1个方面:从《易经》的哲学理论层面,粗略的谈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其根本上就是易学中【乾坤二卦】和【坎离二卦】之间关系的反映。道教中返本归真的修道之学,其核心基本都是运用此理论,使得人体内“坎离相交”及“心肾相交”,亦即“水火既济”,从而达到返回先天纯阳的乾卦之体。乾卦象征天道,道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最彻底的“天人合一”(诚然,以上全是从纯按道理来讲进行陈述,国内还是有一些相关学者深入研究过相关课题,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胡孚琛先生就著有《丹道仙术入门》一书)。第2个方面:我们主要从古时候医学理论宝典《黄帝内经》中摘抄了一些内容,作为第1点理论的佐证,并让朋友们从感性的角度对“天人合一”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那么,本文作为前文的继篇,我将继续从古时候知识体系的各方面来列举相关例证,以作为“天人合一”理论在古时候深入广泛作用与影响的一种证明,相信也能够起到好作用的朋友们从更宽阔的视角来理解这一理念的内涵。 first of all要强调一下,把“天人合一”理念发挥到最极致的,就是上文中讲的道家了,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真人境地。儒家有还是没有,也有! 宋代易学大家邵子在《皇极经世*观物篇》中对圣人的一段描述:“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顺天时,下应地理,中徇物情,通尽人事者焉。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时事者焉。” 这一段文字念起来有“顶天立地”之感吧?!哈哈,有就对了,这便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最终境地,美不美?这便是大美(*-*)为啥要强调这一点?由于下面咱们所要涉及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古时候的例证中,基本没有比这几个更加彻底和真切的“合一”了。 好了,话不多说,正文开启: “天人合一”在古时候天文历法中的应用。这个方面的内容,其实也就是说我只要说一个词,相信朋友们马上就会恍然大悟:“哦,这便是天人合一的内涵之一呀!”哪个词呢?四个字:“夜观天象”。吼吼,酷不酷?!但是要想夜观天象,是要具备富饶的古时候天文知识的,多数都是在钦天监(古时候掌管天文历法的部门)里面任职的主要guanyuan才有能力和有资格来观天象,并且发表观点。俚语有言:“狗瞅星星”,就是说没有相关天文知识,那么这样就什么都看不懂。。。。。。这方面大家比较不陌生的就是被后人奉为传奇人物的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的太史令:李淳风(想更进一步了解的friend可以百度关于李淳风的介绍)。古时候天文知识体系,可以作为初步入门了解的就有《天文大象赋》,《丹元子步天歌》等 。其内容最大的特征就是把天上的星辰的布阵与布局排列以及星体的明晦变化与地上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君臣个人状态相联系,是“天人合一”内涵在治国安邦中一种展现和应用。要强调的是,观天象之学在古时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人们古板认真对待的一门学问 。在《史记》八书之一的《天官》中就有有关的内容的记录载入。而在《后汉书*严光传》中有一段比较有趣的记录载入:“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翻译过来就是严光和汉光武帝刘秀是老相识,严光和刘秀见面后聊得太开心了,晚上就睡在一起,睡着后严光把脚给搭到了光武帝刘秀的腹部,谁知到了第2天,朝廷中主管观天象的太史就上奏皇帝刘秀,说昨天晚上他夜观天象,发现有 “客星”(即是严光)侵犯了“御坐”(即古时候的“帝星”,这里指皇帝刘秀),刘秀听后就笑着说,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我和老朋友严光在一块睡觉了而已。这里需要注意和提防的是这个故事的出处是正史《后汉书》,也就论明人们对待这种事情是古板认真的。第2就是这个故事(【故事】:“故”者,古也,所以故事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而并非杜撰乱造之义)中的内容就展现了古时候天文中的“天人合一”的内涵。诚然,类似的事情在古时候典籍中记录许多,感兴趣的friend可以去了解。以上是聊了古时候“天文”,下面咱们聊一下古时候历法。古时候历法其实也就是说更加的多的注意和关注点在于天时和地利之间的联系问题,对古时候农业生产的作用与影响是很大的,例如24节气,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节点,成为古时候农人把握农业生产时间节点的重要参考。假如牵强联系一点的话,那么这样就是古时候帝王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节点,须要经过一些仪式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亦即古时候帝王的祭祀制度。例如“明清两朝每一年冬至日举行的圜丘祭天,就是继承了古时候郊祀制度的一种国家礼仪。"此句话为啥要带引号?由于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体会古时候“天人合一”理念特别重要。哪三个呢?就是这三个词:1、“冬至日”;2、圜丘;3、郊祀。咱们先说“冬至日”,为啥选择在冬至日来进行祭天活动呢? 由于在古时候历法中,冬至日是天地间一阳复生之时,亦即涵养世间万物的这种普惠性的正能量开始苏醒了 ,用古代人们的视角来看,就是“天”准备生发万物了,而帝王是管辖掌管天下的“天子”,所以需要向上级汇报一下相关工作,并祈求来年的天地平安,平安祥和。第2个知识点,就是圜丘了,圜丘的知识点就展现在其建筑结构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感兴趣的friend可以去百度,里面有所简述,我是小小白,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最后一个就是“郊祀”,这是古时候“天人合一”理念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帝王礼仪,属于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要小看儒家哦,儒家也是有很大的格局滴。诚然,后来儒家发展中愈来愈小气,最后就小气到有些死板了。 古时候历法根本上是把握“天时”变化规律的一种深奥的学问。历代开创基业的帝王大多会重修历法,其理由有二:一是朝代更替,则代表着天象有变,天象变则天时亦变,天时有变则历法必当重修。 其二就是历法在使用中会出现偏差,如本来推算有“月食”,但却没有发生之类,那么这样的状况下也要修定历法。例如前面提到的唐代传奇人物李淳风就编定过唐代历法之一:《麟德历》。 天文立方方面就写来这里吧,下次接着写。这次是:“谈天”,下次咱们“说地”哈,紧接着还会聊一下古时候数学呀,文字呀,还有古代人们眼中的一些植物和天上星宿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friend记得点赞,关注和转发啊,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啦(看起来像是客套话,其实也就是说学过文章的friend都明白知道,这是最真诚朴实的语言啦。。。)(*-*)
易经常识,回答要详细
一、《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要紧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着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不过地总归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由于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因此这就决定了人在世间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二、《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1。《易经》卦象的核心:《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依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展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2。事物的两个方面: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金科玉律,把很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付与了“阴阳”的涵义。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除上边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zhong gong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付与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依上述,《易经》认为:不管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三、《易经》的本质精神:“生生之谓易”。《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本质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了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这八种性质又能够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点来预示。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事实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进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四、《易经》的辨证金科玉律:“通变致久”。“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金科玉律:“通变致久”。《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讲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金科玉律,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经常提到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亦即“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本质演变规律。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天地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时间。 五、《易经》的两个指点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相当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2。“时”指与时势一致:识时的意思:察觉时机的来临,注重和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怎样抓住机会。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观时之变:能够看见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本人的行为做出调整。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世间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守旧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根本截然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天人合一究竟是啥意思?
中国人所有的都是合一的,由于《易经》告知我们,阴阳一直就是合一而不能分的。这样我们才知道中国人为啥要讲天人合一。
中国人所有的都是合一的,由于《易经》告知我们,阴阳一直就是合一而不能分的。这样我们才知道中国人为啥要讲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究竟是啥意思?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纯粹的天与人合一。由于大家都清楚,天不能独立存在,天独立存在就不可能有功效。所以,凡是我们讲天的时刻,一定蕴含地在内;我们讲地的时刻,一定把天蕴含在里面。现在的人不是,一看见天,就只想到天,那地就不见了。我们有时候到野外郊游,发现以前留下来的石碑上面写两个字——后土,只要一看见“后土”,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就要马上抬头看它上面一定还有两个字——皇天。没有皇天,怎么会有后土呢?现在的人没有这个修养,看见“后土”,就只是看见后土,不会去看“皇天”。
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西方人太注重和重视眼见为实。中国人知道全地球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到的部分,而常常看不到的部分决定着看得见的部分,很遗憾,这是西方人所不注重和重视的地方。中国人,看见天就如果想到地,看见地就如果想到天,缺一不可;讲道的时刻,不会忘记这个道要使用出来才有用,否则是没有用的;谈理想的时刻,要知道理想落实了才有意义,否则就只是空谈。可见,我们的思路是合一的。
西方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面,以至于他们的哲学家跟老百姓距离很远。不过中国,举凡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圣人,诸如老子、孔子、孟子,都是生活在百姓身边的,他们讲的话,我们常人也有共鸣,而且只要肯,也能做得到。这样才叫圣人。否则假如他们讲的话,只是在半空中吊着,老百姓一点都感应未到,那他们讲的岂不都是废话?
天人怎么能合一?这也是外国朋友经常问俺的问题。他们说:“笑话,又是一个笑话,天那么高,人怎么能跟它合一?只有你们中国人才做这种梦!”其实也就是说,这是他们不清楚,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久没有办法合一,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那真是做梦,不过在看不到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
在西方人的思想里面,天跟人没法合一,由于他们经常提到的天就是God,God就是上帝,而上帝永久高高在上,主宰人类。天是上帝,上帝跟人类当中有一条,用我们如今的话而言叫做双黄线,是不能超越的,人再伟大,永久只是人,没有可能是God,God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
中国人不是,只要一个人有很了不起的贡献,中国人就论“你真神”。可见,中国人的观念里,人能变神。天底下只有中国人跟老天爷的关系最友善、最密切。我们从天那里得到许多哲学,这一点都不,由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天就是自然,而非其他别的东西。
整部《易经》,旨在告知我们,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很自然的阴阳变化。一切事物,不是阴消阳长,就是阳消阴长,如此而已。一个人头重脚轻,我们就知道他阴阳失调了。人务必要使脚底下的气比较足,能够支撑上面,身体才会健康。杯子倒满了水,它就没有用了,杯子只有保持空的,才可以装酱油,装醋,装蜜等等。可见,看不到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加的重要,功能更大。
《易经》之天人合一
《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讲法:它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书中内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即三圣。 古代人们将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和宇宙万物都存在着亲密的联系,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之精华,任何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天人合一”是大小两个宇宙之间的固有联系和内在统一。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分别代表天和地,万物“统”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天为父,是生命之源,地为母,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人在天地间,与它们不可割离。 但人不同于万物,由于人有超越万物的情感和理智,这种灵性被付与了神圣的使命。 “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天地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类在从中汲取能量的同时就要“裁成”、“辅佐”天地顺利地运行,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宗旨。 天地有其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有其运行的规律,不是哪种规律顺应另一种规律,而是两者相互对应,并行不悖。它们的关系是“映射”并不是“决定”。咱们能够通过观察世间万物的运行来预测推算人类社会中的事情。 “映射”的规律把宇宙囊括在内,使所有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的链条中。这种“全息性”或“相互感应”的思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在内的不可分割的world世界。理解这个道理便会用整体、辩证、全息、系统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和运动,并不是把事物割裂、孤立、版面化。 宇宙如同一个巨大无比的流动旋涡,在特别规定的时间、地点会形成特别规定的时空场,它与此时此地诞生的小旋涡(人)的能量场有关联:一方面,小旋涡生于大旋涡中,并追随其运转的大趋势;另一边,固然单个的小旋涡对大旋涡的作用与影响极为微小,但作为大旋涡的组成部分,所有小旋涡的能量共同构成了大旋涡的运转动力。 人的这种能量场被佛陀称为“小宇宙”。小宇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产生后一般来讲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时空场却随着宇宙运行而变化不止。小宇宙的能量固然难以直接作用与影响时空场的大趋势,但它若能与时空场保持协调,即“顺势”,就会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两者的内在协调、映射、统一,就是“天人合一”。 由于时空场玄奥而难以观测,被称为“天意”,其中奥妙秘诀被看成是“”,总称“天机”。 古代人们认为,是否该泄露天机取决于“德”。宇宙运转的本质规律被古代人们称为“道”,它高度抽象,难以名状。人在宇宙中顺势而为的品性被称为“德”。对“道”的了解和对“德”的把握若达到一定的程度,不但能识破天机,还能在宇宙的大旋涡中顺势借力增强自己一身小宇宙的能量。
怎样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中心进行推进的,而一提到“和谐”自然不可绕过“天人合一”这一主题,如今嘴上挂着、笔下写着“天人合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但究竟何谓“天人合一”?它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恐怕真正领悟的人而不是太多。 接下来就从《周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平稳安定统一,并且还肯定天与人的不同。 《周易》的特征是:它自己一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世间万物的规律),“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蕴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所不备),“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效果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也就是说,是用《易》来清楚明白天道,细察民事的)。 这几个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而它的另一头又是联系着认识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中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因此才能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为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有看见行动却早已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所谓《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著作的突出特点。 二、《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不同,并且还注重和重视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注重和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而《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不管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豫卦·彖传》有如此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然而,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此句话之义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不必说建侯封国、行师作战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分明,万民服从。这说明不管天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是指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说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一点上,天与人都是不可违背的。类似如此的论述,在《周易》中有多处。如《观卦·彖传》、《恒卦·彖传》。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世间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话之义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当中的,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日月照耀大地,这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的存在条件,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久(强调了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万物由此生生不已,“圣人”经久地掌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三、在《周易》全书中,强调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看法,通过《系辞传》,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此句话之义是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此说来“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着了吗?孔子回答说:正由于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才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爻。言天下之至颐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乱也。” 此句话之义是说,“圣人”看见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所宜,所以称之为象。 由此看来,“圣人”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以下文章: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地无思无为,顺其自然,“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周易》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天更重人,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一直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四、《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而规避“死”的。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进展到了先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智力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以人之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感情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由此看来,《周易》在生死观上,是注重和重视“生”而轻视“死”的。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是与生殖崇尚思想息息相关的。 《系辞传》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结聚集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才能生化。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是乾坤,这便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其思维的品格,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了“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却仍然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而有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