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运气重要程度分析(研究易经的人非常倒霉)
目录导读:
人的运气怎么理解?与易经有关系吗?
运气?有运气的人都是有准备的人,运气不是无缘无故就来的,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会!但是你接不接的住,还要看你有吗随时做好准备!所以运气这东西多数都跟准备有关系,可理解吗?易经是远古遗留下来的一部经典巨作,和天地万物的规律变化有关,是由伏羲所编写的,后来有许多人围绕着易经的原理和规则慢慢摸索和修改才有了今天的易经,它里面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可以学学的,对你一生皆有帮助
易经:一个人若想保持好的运气,好的心态,就要注重和重视这3条规律
有个朋友30出头,年轻有为,前段时间看到他抱怨医院排队人多,立志要锻炼身体;没出几个月,又看到他由于投入工作,忘记吃饭,而致使肠胃炎突然发作,必须停下来休息。
我自己也曾经被工作搞垮身体,所以深知其中利弊。阅读《易经》,让我不断反思和汇总经验教训。 一个人若想保持好的运气,好的心态,就要注重和重视这3条规律:阴阳平衡,进退适宜,能收能放。
《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理义繁多,而其根本核心就是一条: 阴阳平衡 。
上九,指阳发展过头,致使亢龙有悔;上六,指阴发展过头,致使龙战于野;皆为过。
一个人想要在事业,工作,生活之中保持好运气和好心态,就需要时时保持阴阳平衡,凡事不能过头。该努力时努力,该休息时休息,劳逸结合,阴阳平衡。假如你积极过头了,就要赶紧停歇,使自己得到充分休息,否则,身体就会以疾病的方式让你被迫停下来休息。
当年李开复老师,也很推崇美国硅谷那套拼命精神,经常熬夜工作到凌晨,并以此乃骄傲。后来,李开复老师很不幸,检查出癌症,他才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并反思自己过去的价值观和理念。手术后的李开复老师,观念发生很大的改变,他出过一本书《向死而生》,书核心享自己和死亡斗争的心得体会。他开始注重和重视身体 健康 ,家庭,和日常的美满,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只会拼命地工作。
《易经》不是保你平安的护身符,《易经》是揭示自然规律的指南针。假使你依照这个规律,顺势而为,则能安然处之。
泰卦,类似一自个的顺境;坎卦,类似一自个的困境。不管是顺境,还是困境,在人的毕生中,都是无法避开的。我们能做的,是能辨识本人的处境,调整本人的心态。在顺境时,不得意忘形,而能保持冷静;在逆境时,不自暴自弃,而能保持中孚,慢慢走出困境。
何谓无妄之疾?落到人事上,就是本来没有的,是自己胡思乱想致使的。对付无妄之疾,最有利的办法,是守正安常,泰然处之,疾将自然去除。
许多人,都把自己看得过重了,以为别人会如何看自己。 实际上,这个世界少了谁,皆能正常运转。外面没有别人,外面只有本人。
有次,一个朋友找我咨询自考大专的问题,我回答了她。后来,不知道哪些原因,她就反过来指责我,说我瞧不起她。实际上,我对她没有任何想法,回答完问题,就忘记了。而她呢,由于自卑心理作怪,才会无中生有,产生妄念,认为我轻视她。
好的心态,好的运气,可以凭借自己创造,注重和重视这3条规律: 阴阳平衡:积极的进取,是建立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缺一不可;进退适宜:顺境不得意忘形,逆境不自暴自弃,安然处之;能收能放: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重,这个世界少了谁皆能正常运转。
每一天学一点国学, 这是解读《易经》的第64篇文章 。为方便读者连贯阅读,我尽最大力量坚持每一天更新,直到把《易经》解读完为止。
《易经》究竟是还是科学
是科学。科学只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活动而已。其含义与定义,不同人有不同的讲法。是人的一种思维状态,能求而不求,没有辩证思维,盲目信任他人。有高水平的思维并不必然致使正确的知识。就是经常提到的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不在这方面绕圈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他不是,就是由于周易确实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印证。真懂者确实可以说出许多人的信息,诸如出嫁、生子等许多方面的具体时间。绝非一个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可以解释。当然,江湖术士,百伪一真。就象360行中,状元、高手终是少数,还有一些志在敛财心术不正之辈,就更难说了。
易经与人生运势与运气,关于易经
提起与人生运势与运气,众所周知,有人问关于,另外,还有人想知道12生肖人生预测推算,你晓得这是什么情况?其实也就是说:任何人的毕生,皆有3道坎,熬过去,才能变得…,接下来就一起来瞧一瞧关于,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人生运势与运气
:任何人的毕生,皆有3道坎,熬过去,才能变得…
1。与人生运势与运气:关于
我个人误打误撞进了易学圈,这么久的算命经验使我对易学界和八字等算命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曾经在qq算命群整天的算命,也担任过国内各大主要易学的八字,到此刻一些还没有将我的名字去掉。这一年来我对中国易学界上至国内下至高手基本皆有了解和接触,对各种算命方式也清清楚楚,在和全国各地也拥有许多易友,更有数不清的算命qq群,我是从易学圈里走出来的子,近日看见上有人聊算命的事情,也想谈谈本人的观点了——
1,命可以算准不准呢?—答案是可以的,周易作为预测推算术来应用的时刻,的确有一定的准确率,有精密的公式和逻辑,算不算得准只是预测推算师的水平问题了,按道理来讲来说都是可以算准的。大家所熟悉的八字算命要可以算出人毕生大约的趋势和流年大事,水平好的可以算到流月,另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算命方式,如奇门梅花测字六壬等等,有的可以算得很细致,打比方说可以占失物,gupiao走向,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说周易预测推算的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2,命既然可以算准,那么是一定不变的吗?—不是
first of all,我们应该了解下周易预测推算术,究竟可以准到什么地步周易论人生运势与运气。
举个例子吧,我曾经遇见某八字和我一样的人,可是她的经历和我有很大的不一样,学历,父母情况,身体各方面皆有差别,她是本科但我是研究生,她父母离异,我的没有,但我父母某段期间的确关系不好,她有心率不齐我没有,我们还有许多大的方面不一样,包括流年应事皆有一些差别。那我们相同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好比举一个例子吧,04年的时刻我们同时都发生了类似的一件事,都是灾祸,但我呢是路上骑车被人把包给我抢了之前还丢手机前后加起来破财大约左右,她呢更不幸被一个疯子把腰给捅了。。。。同样都是灾祸,我显然比她幸运许多。讲人的运气。
但是这件事在八字上都可以解释得通的,我们那年的问题出在申亥穿,以及羊刃被合上面。申在四柱里可以类象为车,刀,金属,等等,所以对我来说骑车被抢和她被刀捅腰,事实上命理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但是实际应象就有很大不同。算命算的是什么呢?算的就是象,金木水火土10天干12地支所类象千千万万,故同时辰生人命运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大约的运势与运气起伏是可以算出来的。没有一自个的命是的。特别是四柱算命,因类象实在太多,故误差有时甚至会很大。和命运有关系吗。
第二,我们应该了解下,我们可信的依靠周易能算准的人究竟有多少
大街小巷的那些,靠算命骗钱的不论,有的本质没学过易靠本事混饭吃的,瞎吹几句那根本就不叫算命。我们看一下名符其实的易学我们可相信的又有多少呢。
前面已经说过了,就八字来讲,好的都是类象高手。易学准确率的确有限。我算命这么久以来,深刻的感受就是,命越算越迷茫。我为啥会学算命呢?就是由于对多数人给我算的命都不太算满意,后来就自己学了自己看了。可是学会了以后又如何呢?还是很迷茫,很迷茫。。。我本人的八字毫不夸张的说被算过至少不下一百次吧,高手高高手看过的都无数了。但自己会了以后,才名符其实的知道,算命真的不可靠啊。我此刻自己对自己八字的了解程度,已经可以说没有人能敌了,但是我还是拿不准。好比今年吧,我只可以看到我某月的时刻工作能动,但应到什么事上,不知道,还有要走动,但因何事而起,不知道。对于本人的前途,这个这么说,那个这么说,自己能看见一些象,但是捕捉不了的,确定不下来的情形,太多太多了,往往为某件事担心,特别是一些还没来到的不好的事情。一旦看见本人的四柱里有不好的苗头,或是对六亲不利的信息,凭空所添的担心又有多少,算命带来的不是,而是更加的多的忧愁。
我的一些易友,有的是专业求测户,每一天的任务就是带着本人的八字在各大qq群挨个求测,找了这个又找那个,但是呢,到此刻为止,每遇见,他还会拿出他的八字来,使人给测测吧,是啊你要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测的呢”,算了这么数次,还有什么疑问呢???假如算命真能解决心理问题,算了这么数次,为啥你还一如以前一样迷茫,甚至比以前更迷茫?我们需要的是测命吗?我发现不是,我发现更加的多的人算命是想听好话的,听某位夸夸好,就兴高了满足了,一旦有一位说他某个地方不好,就反复拿去求证,究竟是不是不好,这究竟是不是我们应该有的心态呢?你是真的想算你的命吗?到底算命能解决你的心理症结吗??
假如大家有机会上一上周易算命,就能够发现,那里的,真的是杂七杂八,哪些人皆有,说什么的皆有,当我学会算命以后,回过头去看以前被人算的经历,深深的感到胡说八道的人太多太多了,相对来讲,互联网上真正研究易学来算命的人比较多,比街头巷尾骗钱的人那强许多了,但是呢实际情况还是如此,很不理想,哪怕是各位很牛的国内门,对某命例的观点也不一定一致的,对这一点,相信算命许多的人都深有体会,因此我想问一句,你认为你的命确实能被算准不准呢?你又认为你真的需要算命吗?需要的是算命还是信心,可不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3,命运能改吗,是依靠周易还是学。与人生书籍。
周易能吗??
许多人说,依靠风水姓名等,对此我持否定态度。我觉得,哪怕是获得了好风水,好姓名,也需要自己积累才能换来,好比说,突然有你想了,但不够,找的风水师给你把风水改错了,姓名改成不好的了,又怪谁呢?名符其实的,必须从积累开始。其他别的不说了,我所在的易学互联网,半年死了两个级人物,都是英年早逝,而且很可悲的是,他们都预先算出了他们的大限,那又怎样呢?还是无能为力无法去改变,这或许是最的事了。易学,又确实能改变他们的命数吗?历史上,又有哪位易学有善终呢?京图被斩,邵雍晚年全瘫了,几乎举不出一位,是老有所终,有善报的。为啥呢?算命不能改变他们的命数吗?周易预测推算,的确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但逃脱不了规律,改变不了规律,那么认识了又有啥用呢?这方面有一本书的确太值得一看,那么这样就是,假如真有想的friend,根源只有从那里做起,所以每当所有人问我应该怎么应该如何办的时刻,我都仅有一个答案:学行善,积累。谈风水,谈姓名,都是枉然。
4,周易与学的关系何在与周易结合运气。
周易也是研究世界规律的一门学问。懂点八卦知识的人都明白知道,起卦的方式,举个例子当求测的人问某件事的时刻,你甚至能通过他提问的字数,或身上穿的衣服,或提问时的时间,来起一个卦,紧接着开始断事。这是什么道理呢。讲因缘聚合,一切唯心造,在算命中同样展现了这个道理,我们身边一切事物和我们的心识,都是有联系的。心动就能够开始算命,由于万物都是因缘聚合有联系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心到,任何事物都可以加以利用,在这一点上,与讲的道理非常吻合。但是周易没有看见根源,业力,没有教人的方式方法。从来没有每个人可以依靠周易的,我们必须认识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而言周易是无用的,我选择退出易圈也是这个道理,也许许多人学了一辈子周易还不知道做了一辈子无用的事情,依赖周易永久无法改变任何,包括你的现世命运,因此我此刻看见某些人号称自己是易学洋洋得意就感到很可笑,他们把自己毕生奉献给毫无意义的活动,还引以为豪,以为能掌握天地,实为可惜可叹。运势与运气。
5,我们可以学周易吗?
我感到一个很惊讶的现象就是,许多友师兄,看见我会算命都相对较好奇和羡慕,有的告知我说要我教他们几招,有的告知我说他也要学这个。每当这一时刻,俺就说:真的不要学周易了,你已经学了,为啥还要去学算命呢?浪费许多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不觉得可惜吗?我呢是想尽办法往外跳,他们呢却还想再跳进去,可能真的是太多师兄不懂周易算命是什么个情况了,因此还想学。我们来看看见底能不能学周易
,你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精通算命?我所花时间的确较少,我想可能与根基有关系,另外我有老师的指导,所以进步较快,到此刻对八字这块基本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一个也不能说对所有的都可以毫发不伤的掌握。还有更加的多的人,花了许多精力,也未能探于一隅。咱们国家的易学门派思想很严重,单看滴平等传统命理著作是永久不可能算准命的,没有可能就是白搭,其间耗费的精力难以计算,徒徒浪费生命,到头来还是象我一样对命运依然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真的值吗?看运势与运气。
第二,学会算命的后果是什么?消耗运势与运气。
会有这么几个事情让你每一天去浪费时间:一是本人的八字在什么时间会出什么事,天天担心天天拿不定,一但看见不好的事,那更是不得了,为此平添几分愁啊?并且有时不能同意向命运低头妥协,明明看见不好,还要往好的方面解释,不会算命的时刻,哪有这么多烦恼呢?二是来自各方的声音陆续的打扰你,最开始的时刻,你对算命还比较有兴趣,天天有算不完的八字,练手,后来,熟了以后,不是职业算命的,每一天的qq窗口充斥了问命的声音,甚至到后来,你成了心理医生和诉苦的桶,这个问你“我什么时间才能谈恋爱啊”明天那个问你“我今年想怀胎行不行啊”,紧接着还有人抱怨“我又和我男朋友吵架了”“我发生了不快的事情真的好烦啊”,你就等着接受这几个声音吧。。。还有身边的friend,听说你能算命以后,陆续纷拥而至。。。到时候,你想回避都难啊。。。三是算命培养贪嗔痴三是很厉害的,算命的人不少清高,以给自己算功天下,门派对战更是此起彼伏,吵架声音绕梁不绝,喜欢别人说你算的准,一旦说你不准就不服气,再这期间不知道造了多少啊,假如没有好的对治力的话,赶快远离吧。四啊,是最要紧的了,给人算命,不停的介入别人的啊,记得前些天爱版还是谁,发了篇贴,意思是一个女孩找人算命,那人说她命很差紧接着她就自暴自弃结果命真的不好。孰是因孰是果啊,那个算命的真的算准了,但是呢,他却成了不好的因了,前几日见我,谈到这个问题,说啊,算命真的会给别人背业的。我以前还给人算命的时刻,就很少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担心造不好的因,担心背业,对人对己都不是好事。所以啊,算命为自己,带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麻烦而已了。我们这一生皆有幸闻到了无上甚深微妙的,还去学周易理论那一套做什么呢?不是庸人自扰吗?因此在这里奉劝还想学周易算命的师兄们,千万停止这个念头了,好好学才是最要紧也是最根本的事。
6,假如算到自己命真的不好应该如何办人的运势与运气有哪些方面。
first of all你莫要信你命很差一类的话了,如前文所说,可信的真的没多少的,紧接着,就是把你的命数交给学来改善了,命运的本质是,造善因,积福德,是完全可以改善命运的,有许多先例可循。但是一定不要寄希望于风水姓名等法上,学的人应该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真正改善命运。命可以算准,但是是有相对范围的,好比我和与我同八字的人04年固然都发生了灾,但是有轻重一样。另外我想我们学的人应该有的一个心态就是,要充分认识,知命随缘,假如真有不好的事情,那一定是我们以前所造果,故此我们又何必要去改变呢?该来的,总会来的,我们造了因,就要有勇气去承受那个果,从这个角度讲,算命也是没很有必要的。学的人,才名符其实的知命,真正懂得怎样去面对命运。。
胡说了一通,基本是想到哪就论到哪了,主题就是劝大家少算命,少学算命,好好学,我是的前就论我再也不算命了,后来由于种种束缚到近日才算大约结束了算命生涯,把本人的经历说给大众听一听,期待师兄们能对算命等事情有个大约的认识,紧接着好好学,才是认知命运改善命运的本质之道。
,
上面便是与关于有关的内容,是关于关于的共享。看完与人生运势与运气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易经》的现代启示
导语:《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很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体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时候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很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很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范畴,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并且还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根源,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于是,如要研究中国文化,不管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经》与三易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由于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我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金科玉律。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之说的异同显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论理,依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之义。由于天地自然的金科玉律,一直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金科玉律,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固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依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first of all以“艮卦”开始,象徵“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黄帝时代的易学,是《归藏易》。first of all以“坤卦”开始,象徵“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此刻留传的《周易》为宝典,first of all从“乾”“坤”两卦开始,预示天地之间,以及“天入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当然,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也叫作“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世系也叫作“归藏氏”。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假如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为《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歧的建议,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看法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皆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们,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就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依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之说,便是以“民卦”的半象为用。
易名的定义
后世有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啊!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并且采用《系辞传》所说,我们的先人伏羲开始画卦时有“远取诸物”,的说明,认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然而,此说并未引起注重和重视。
到了近代,有人认为“易”便是蜥蜴的简化,蜥蜴这种生物,它的本身颜色随时随地变化多端,当它依附在某种物体时,它的颜色,便会变成与某种物体的色相相同。《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徵,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因此便起名为“易”。主张此说的,以日本的学者中最为强调。这等于在第二次大战前,说“尧”是香炉、“舜”为蜡烛台、“禹”是爬虫,同样的都含有轻薄的恶意诬蔑,不值得有识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么《易经》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义呢?依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易”字,便是上日下月“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的象形。《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也便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金科玉律。
并且从近世甲骨文的研究的确有象形上日下月的“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大加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易经》的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众承认的定说。也是我们此刻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先人伏羲氏。演绎八卦的,肯定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实际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啥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说,依据古时候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肯定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化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之义,所谓“易更三圣”者,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地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来讲。假如说对所有的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好像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众承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
(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
(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
(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
(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
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以考据确定,的确不容易,而且几乎是肯定不可以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约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的观念来推定。其实也就是说,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来讲。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到底是怎样排演的?为啥《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为啥《归藏》易的排列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为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来的“十翼”之说。“翼”,肯定是羽翼之义。《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主要著作。这就是:
(一)上经的彖辞。(二)下经的彖辞。(三)上经的象辞。(四)下经的象辞。(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八)说卦传。(九)序卦传。(十)杂卦传。
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体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普通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守旧的观念,完全从尊孔的意识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依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实际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很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看法。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仅它的文辞、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很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谓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时候著述中常有的事。
易学的传承及其他
在中国文化的范畴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录载入有孔子以下易学传承的系统。
但自唐、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流程,实际上,通常都是依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传》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本人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此刻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此刻对于研究《周易》而言,这点应当注意和提防及之。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
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无太准确的资料。唯后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辨,但确具有古时候“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
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
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菑川)杨何,字元敬。元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
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
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传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
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好像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
其中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那个时候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述,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来讲。
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汉末的易学,大约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越来越加没落,所以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致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探羲皇之室。
两派十宗及其他
由秦、汉以后直到此刻,大体综合易学发展的系统,我过去曾胪列它为两派六宗。所谓两派:
(一)其实就是以象数为主的汉易,经唐、宋以后,其间贯通今古的大家,应当以宋代邵康节的易学为其翘楚。又别称为道家易学系统的,这就是道家易学的一派。
(二)宋儒崛起,间接受到王辅嗣等易注的作用与影响,专主以儒理来说易的,这就是儒家易学的一派。
所谓六宗:
(一)。(二)灾祥。(三)谶纬。(四)老庄。(五)儒理。(六)史事。
“”、“灾祥”、“谶纬”等三宗易学,其实也就是说都是不脱象数的范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晋之初,由阮籍、王弼等开其先声。继之而起,便有北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看法。
实际上,我以前所提出来的六宗之说,还不可以尽概两千馀年易学关连的内容。假如加上由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数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七)医药。(八)丹道。(九)堪舆。(十)星相。
至于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师,如蕅益沙弥所著的《周易禅解》、道盛沙弥的《金刚大易衍义》等,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虽别有会心之处,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都以象数为主,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素来不为寻章摘句、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所以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士的方伎之流,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颇为可惜。
实际上,《易经》学术思想的源泉,假如离开象数,只是偏重儒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古代人们所谓“象外无词”,也便是这个意思。假如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想的方式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非常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茫。古代人们固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易林》、京房的《易传》、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固然对于象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设卦爻辞例,但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只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皆有专著,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尚秉和颇得象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易学的精神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之范围。换言之,唐、宋以后所谓易学的内涵,它大要包括有“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假如用现代的观念来说:
“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此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那么这样也就是说,完整的易学,它务 必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维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内涵,无非教人知变与适变而已。知变是“理”智的结晶。适变是“象、数”的明辨。《礼记·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絜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絜静”的意义,是指易学的精神,是具有哲学性的高度理智之修养。所谓“精微”的意义,是指易学“絜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辨的效果。但在明辨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非常可能会“让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台,错综重叠,旁通蔓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
假如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乾、坤、剥、复、睽、家人、归妹、渐、姤、夬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效果,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四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元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物理或人事,不管怎样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画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絜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中的巧妙使用了。
本书译事的经过
本书的完成,说来非常惭愧。远在三年前,有一天,程沧波先生对我说:商务印书馆要翻译《周易》为白话,这个工作,原来是由刘百闵先生担任。刘先生承诺以后,忽然作古,所以王云五先生与程先生谈起,想叫我来担任这个工作,我与百闵先生也认识,那个时候听了,便冲口而出承担了此事。在我的念头,假如没有别的打扰,每一天翻译一卦,至多半年可以完成。谁知开始着手翻译时,才发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
一、译本的原文是《周易》,务 必要尽最大力量与原文原意不离谱。不能随便说本人的易学见解,也不能独取某一家的易学见解为准。
二、上古的文字,一个字或两3个字便可代表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语意。假如已经了解了古文的内涵,《周易》原文的本身,一直就是白话,用不着更加语译。此刻既要用现代语来译出,既不能离经一字,又务 必要加上解释字义、考证原意等工作。有时原文只用一个字,但我们需要用好多字来表达它,而且还不可以作到尽善尽美。因此便要在“今译”以外,再加“今释”,才能知晓。
三、历代学者对于“五经”的著述和研究,包括“四库”以后的著述,如《皇清经解》,《续皇清经解》等书以外,要算有关《易经》的著述为最多,而且各家都别有会心,甚至互相矛盾的也不少。
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这几个资料而不顾,究竟怎样取裁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那个时候的立意,是以汉易为原则,尽最大力量避免宋易的解释。由于易学的内涵,固然以“理、象、数”为主,假如真能懂得了注重“象、数”的汉易,其理自然便在其中了。“象外无词”,原是研究易学的笃论。
有了如此问题横梗在前,所以开始翻译乾坤两卦时,便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其馀每一个卦,原意计划用一个星期把它翻译出来,结果还是不能如愿以偿。
在这段时间,除了手边原有收藏有关《易经》的书籍以外,还得王新衡先生的帮忙,送我一套文海出版社《国学集要》第十种中有关《易经》这一全部的书籍,盛意可感,至今还欠上这笔情债。
跟着,我的俗事和课务纷至沓来,实在无法闲坐小窗翻《周易》了,所以一拖再拖,翻到“观”卦时,便搁笔迟延,一直没有继续工作。中间曾经写信向王岫老商量,希望另请高明完成此事,结果岫老又坚持不便改约。
去年春天,徐芹庭来看我,谈到《易经》译稿的事,他看我忙的可怜,便愿意替我完成其事。我那个时候也想叫他试试看。由于芹庭刚进师大的那一年,便认识我。除了欣赏他诚朴的气质以外,还有许多难能可贵的善行,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是一个孝子,每个星期都要赶回苗栗乡下,赤脚耘田,帮助父母去种地。所以俺就叫他先从《来注易经》入手,希望他对《易经》下番工夫,结果他的研究生论文照着这个目的来完成,博士论文则研究汉易。他目前偏重“来易”和汉易。从我研究“象、数”方面的朱文光博士,又远在国外,不能和他互相切磋。
半年之后,芹庭送来全部译稿,他从“噬嗑卦”以后,一气呵成的成绩。我看过以后,便朝着他说:“很可惜”你仍未脱离“来易”及汉易的范畴。但是,有了如此的成就,的确很困难。
这样一搁又是一年。到了年底,程沧波先生又催我交卷。我也觉得实在说不过去了,再去信和岫老商量,希望能采用芹庭的译稿,而且由芹庭负起这本书的著作责任。结果得到岫老的勉强同意,但说必须注明是我和芹庭的合著。所以才有本书的问世。
但我仍以至诚,向商务印书馆和王云五先生以及读者,致无限的歉意。才力和精力有限,未能达到完成想像中的任务,希望将来能够好好地完成一部《易经》的研究,贡献给大众以作补偿。这是否可以成为“既济卦”或“未济卦”的祝词,便很难预料了。
《周易》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意义在哪里呢?
诸多世界著名的和荣获过诺贝尔奖的东西方物理学家的观点可以看出,现代一些最伟大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国《周易》理论的现实意义,直接感觉到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东方古时候文明中蕴藏着一个神秘的科哲同步的思想体系,以及它对现代科学发展巨大无比的潜在作用。
我国古代的《周易》理论十分有用,它那明显的模糊性和巨大无比的包容性大科学观,以及它那天人合一的宇宙全息思想统一论思想,能够比较理想地克服西方经典观念致使的而又无法通过内部自我调整来解脱的现今全地球出现的各种困境、危机危难和灾难(诸如:核战争威胁、环境污染、通货膨胀、丑闻、高犯罪率、癌症与艾滋病等等),并能完美地解释现代科学发现的众多新现象。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具有整体观、动态观、结构层次观和相互联系观等方面特点的《周易》理论的大科学观的一种表现或在更高阶段的复归。
《周易》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系统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组织的发展,在本人的行程中建立了对称、协调、契合的秩序。系统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落,都可能引起该系统的全面震荡和整体的损坏,其作用与影响和后果必定是全局性的,而且最终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周易》理论的动态观,把“天、地、人”看作一个以系统方式进行运动的过程性整体,天、地的发展和演化必然会作用与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过来,人类的各种活动又会极大作用与影响大自然的演变过程
《周易》理论的结构层次观认为:自然界这一巨大无比的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各系统不同部分之间,或系统与系统之间均是互相作用与影响的,将天可以论地,将地可以论天。人是自然界(天、地)的一部分,人的变化可以反映自然界(天、地)的变化,自然界(天、地)的变化又能够作用与影响到人的发展。人类社会与地球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社会与地球之间始终存在着培育式和掠夺式两种相对立的趋势。
《周易》理论的相互联系观认为:天、地、人这个巨系统,可以划分成宇宙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它们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这里所讲的人,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在这一相互联系观中充分展现了天、地、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周易》理论正所谓具有人与自然和谐而统一的大科学宇宙观的特征,所以它才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道”,“源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包容着解决当今重大难题的思想,对众多学科的某些重大发现和发展作出有机的、接近真理的解释。它固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给我们自然科学研究工作以非常好的启迪。所以,世界很多知名学者对《周易》理论的现实作用都十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