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怎么配起来得到60年甲子天干乙丑(六十年天干地支对应表)
目录导读:
一甲子为啥是60年?
- 01
一甲子是我国古代纪年法。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60甲子。所以一甲子是60年。
一甲子是我国古代纪年法。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天干;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干支的阴阳之分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60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60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如:“中华人民六十华诞”其实就是一甲子。
60甲子循环
60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60甲子,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轮回。60在时间范畴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仅中国古代人们用60作为循环,此刻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同样,如今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和我国传统的每一天12个时辰(时辰亦即大时,两个钟头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称为60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纪年
用60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循环。打比方说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剪掉鞭子。干支纪年,新的一年始于正月初一子时正(23:00,子时为23:00—01:00),但在某些命理学看法(干支历)中,新年始于立春,与民用阴历无关。
纪月
60甲子纪月,我国古代并不常用,作用与影响很小,通常来讲以地支纪月,历月始于初一日子正,闰月干支与上月同,打比方说九月干支为甲戌,那闰九月干支仍是甲戌,到十月才转为乙亥。在干支历中,干支转换为节气交割时刻,如芒种前为巳月,芒种后为午月。
纪日
此是干支的最早用法,一个昼夜为一天。用60甲子来依次纪日。打比方说今日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轮回。新的一天是从子正(00:00)开始的。中国明确的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干支记日是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到现在已有2七百多年了,这是迄今所知全地球最长的纪日法。
纪时
每一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60甲子预示。打比方说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形。
干支纪年法怎样计算?为啥每个轮回只有六十年?
对于此问题,在此我本人用分开两点来说明。
1。大家都清楚十天干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排列顺序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甲子那么是由这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而成的。
通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之排列顺序,大家都清楚天干“甲”和地支“子”都是排在第1位,所以我们都应该以这两个的组合为基准作为出发点,亦即60甲子干支组合中的第1个“甲子”,并且从常人的看法来说,天干地支从开始到结束的组合必须重新回到原来起始的具体位置(第1为大)才算是一个循环,我们按照这种看法依次排列下去最后就清楚明白,要回到第1个甲子刚好是60年(一轮回),因此才称60年一甲子。
2。用六十甲子中“空亡”来说明。
此处的“空亡”是指60甲子旬中十天干在和十二地支搭配之下,最后没有搭配上的两个地支则为“空亡”,这里拿60甲子旬(共六组)来说明一下,大家都清楚60甲子中第1组“甲子”旬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从中俺们是可以看出十天干依次排列下去是否有地支“戌亥”没排上,所以“戌亥”就是“甲子旬”这一组的“空亡”,其它组按照这一个方法也可以总结出“空亡”的两个地支,即“甲戌”旬中“申酉”为“空亡”,“甲申”旬中“午未”为“空亡”,“甲午”旬中“辰巳”为“空亡”,“甲辰”旬中“寅卯”为“空亡”,“甲寅”旬中“子丑”为“空亡”,这样六组中“空亡”的两个地支就全部出来了,在此你有吗发现一个现象,那么这样就是所有“空亡”的地支刚好是十二个(一轮回),而且这十二地支之顺序那么是从最后一个“甲寅”旬的子丑逆向“甲子”旬的戌亥。
通过以上结合剖析,我们就知道这里边 的一个现象,即一甲子(60年)的轮回又是60甲子“空亡”中十二个地支之一个循环,因此这就是为啥呢60年为一甲子的缘故,可以说此亦为其中所存在的规律,并且也算是古代人们的一种智慧。
谁知道六十年用天干地支怎样预示出。
用天干地支预示六十年很简单,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正好组成六十个花甲用以预示年份这一个方法叫做干支纪年,在我国已经沿用了好几千年了。六十花甲依照顺序排列与数字相呼应之关系排列如下:1, 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13 ,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1声)、亥。十二地支又与12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60甲子1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用60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循环。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天干地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和提防。
天干地支几年一个循环
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天干之次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之次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配合的记年顺序为60年一个循环,具体的顺序为: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啥是60年一个循环,而不是120年,请解释的详细些。。。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从古至今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之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循环往复,循环记录,这便是俗称的“干支表”。
剖析如下: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叫作“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和地支这样组合完,开始新的一轮时恰巧是六十年,所以是六十年一个循环。
更多阅读
干支纪年相传来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那么,这便是岁星纪年,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因此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预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亦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天干地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未再混乱。
不过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追溯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60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参考资料:知识混装大无极:干支纪年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