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是多久(太阳时辰日出)
十二时辰是我国传统的时间单位,指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时长相等。可是,十二时辰到底是多久呢?接下来就来详细解析。
古时候中国没有钟表这样精确的时间工具,人们依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来划分时间。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观察到:太阳每一天由东方升起,到达中天后再由西方落下。为了方便计算时间,将这个时刻段平均分为十二等分,每段叫做一个时辰。而由于夏季白天时间较长,冬季白天时间较短,所以同样的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的时间长度不同。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孔子就已经开始使用十二时辰的划分。依据《周礼》中的记录载入,那个时候使用的划分方法是从日出开始,划分成以下几个时辰: 晓(日出)时到日出1/12。乌(日出2刻)时到日出1/6。食(日出3刻)时到日出1/4。隅(日出4刻)时到日出1/3。午(日出5刻)时到日出1/2。晡(日出6刻)时到日出2/3。未(日出7刻)时到日出3/4。昏(日出8刻)时到日落1/6。晚(日出9刻)时到日落1/4。夜(日出10刻)时到日落1/3。夜半(日出11刻)时到日落1/2。平旦(日出12刻)时到次日日出。
不过,在汉代,十二时辰的划分发生了变化。那个时候的划分方法是:从平旦(日出)开始,划分成以下几个时辰:子时(凌晨11点至1点) 、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现代我们所使用的十二时辰划分方式与汉代相似,但因为清朝以后的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有细微差别。依照现代的划分方法:子时(凌晨11点至1点) 、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依据以上划分,俺们是可以计算出每个时辰的大体时间长度。例如,对于春秋时期的划分,每个时辰的时间长度大体如下:晓时约为25分钟,乌时约为30分钟,食时约为40分钟,隅时约为50分钟,午时约为60分钟,晡时约为80分钟,未时约为90分钟,昏时约为100分钟,晚时约为120分钟,夜时约为130分钟,夜半时约为150分钟,平旦时约为160分钟。而现代的划分方法中,每个时辰的时间长度则稍有不同。
综上所述,十二时辰是依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来划分的传统中国时间单位,每个时辰时间长度不同。俺们是可以依据古时候或现代的划分方法,来计算每个时辰大体的时间长度。固然现在的人已经使用钟表等精确的时间工具,不过守旧的十二时辰仍然被人们用以预示特别规定的时间段,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风俗意义。